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在农村长大的集体回忆!50/60/70/80后看过来...

    信息发布者:feilitong
    2017-12-12 09:13:25    来源:宁县微生活   转载

    农村老照片——那个时代的记忆!

    时光飞逝,回首我们的曾经,那些已逝的岁月仿佛还在昨天,而一切已经走远。时光我们留不住,唯一留在我们脑海里的是那曾经的记忆。

           

    总有一种记忆能够勾起你无限的遐想,这些被定格的农村老照片,讲述了那个时代的故事,透过故事,总能产生一丝的感慨。

         

    快乐的,痛苦的,幸福的......

         

    这一切的一切,有欢笑,有泪水,有甜蜜。


    (一)农村改革开放前(生产队时期)的老照片

    生产队,一个50、60后的朋友们熟悉而又平常的词汇,一种在我国农村延续了多年的最基层的社会形式,我不想评判它的是非功过,只想记录我在那个年代,作为孩子的印记。


    从我记事起,就有了生产队。生产队是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根据各地方不同的情况,人民公社的组织,可以是两级,即公社和生产队,也可以是三级,即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


    那时的村民叫社员,几千年单干独斗的农民,经过合作化组织起来,成为一名集体生产队的社员,所有的生活来源就是以参加劳动而得到工分,再由工分折算成粮食与柴草,成为一个家庭的最基础的生活来源。他们勤劳俭朴,心地善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过着最简单的生活。

    (1)农村改革开放前的一些生产、生活场景图片:

    ▽社员们一边唠着家长里短,一边吃饭、做活

    ▽六、七十年代,好多农民穿的都是打补丁衣服

    ▽1974年,池姓家的老大、老二姊妹俩穿的补丁裤和三叔合影

      生产队时期的社员家里都比较贫穷,农民花钱买一身衣服,一穿就是好几年。四、五年不买新衣服是常见的事,孩子们的衣服都是老大穿过老二穿,老二穿过老三穿,以此类推,好多人的衣服上都是打补丁。


    不仅仅社员贫穷,就是生产队也很穷。曾一段时间我们这里有的地方农民自己家养猪、养羊、养鸡以及其它家畜也有一定的限制,甚至不让喂养,否则,就要被批斗,割资本主义的尾巴。


    ▽60年代初大队组织社员学文化


    ▽红卫兵长征大串联的激情岁月


      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红卫兵运动最初是破除“四旧”(即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随后发展为抄家、打人、砸物。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许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干部遭到批斗。


    红卫兵运动对社会秩序和民主法制的破坏,引起各地党组织和许多干部群众的不满和抵制。但是,这种不满和抵制当时却被认为是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六、七十年代农村社员家吃饭场景

      那时社员很贫穷,生活水平低,常年吃的都是土豆、谷黍、高粱和玉米等粗杂粮,白面吃得很少,只是逢年过节才有白面吃,吃顿饺子就是最好的美食了。因为我的老家没有水浇条件,完全靠天吃饭,小麦产量很低,再加上集体劳动,出工不出力,收成非常低。如果不能风调雨顺,那一家人、一村人都会惶恐,因为父母那一辈人对一九六0年前后的大饥荒记忆深刻。


    那时候生产队的小麦都要大量上缴,叫做“交公粮”,也是“支援国家建设”,上缴的比例我不太清楚,可能不低,所以分到社员们手中的更少了。当然,如果生产队一年粮食产量比较低,上级会救济一下,名称叫“统销粮”,由“粮管所”以很低的价格卖给社员们,也主要是一些粗杂粮。


    ▽农业学大寨,搞农田基本建设,修渠打坝、平整土地,引水浇地,轰轰烈烈

    ▽农业学大寨开荒造田,抗旱担水浇地

      农业学大寨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一场运动,依据的是毛泽东于1963年发布的一项指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农业学大寨”学出“红旗渠”,大寨一度成为中国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地标。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农业合作化后,社员们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的通讯报道《大寨之路》,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寨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光辉榜样。“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一直流传到70年代末,其中也被极“左”思潮利用过。


    ▽这位母亲用秸秆给孩子擦屁股

    ▽他(她)们在生火做饭

      那时的社员家做饭主要烧麦秸、豆秸、玉米秸和树叶、土豆藤等柴草及牛粪、骡马粪。因为种植玉米、豆类多,家家都有烧这些秸秆的大锅灶,秸秆就是生火做饭的烧柴,不够的时候冬天再到后山羊报沟、杏树贝(当地村名)割点柴草。虽然这些秸秆燃烧的时间比较短,但那时农村也没有人买煤。每年冬天,生产队派两辆马车去山西省左云县煤窑拉一个月左右的煤,买回来给每户社员分二、三百斤过大年。


    ▽谈恋爱


      在那个年代,这样偷偷摸摸、搂搂抱抱的谈恋爱都是胆大的。


    ▽五、六、七十年代结婚照


    ▽下乡知青和贫下中农社员在一起

    ▽1968年,战天斗地,不怕天寒地冻,下乡知青参加农田基本建设

    ▽1967年下乡知青做了赶马车的车老板


    ▽大队的知青赤脚女医生,每天步行走村串户给社员治病,挺辛苦的

    ▽下乡知青积极分子选派到公社培训学习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可以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像一道狂飙,在中国历史的平面上轧出了深深的轨迹,永远不可磨灭。这道轨迹,蕴涵着多少辛酸、多少血泪,又留下了多少经验和教训啊!


    ▽看那谷穗长的多么的大,那美女笑的多么的甜,绝对是个丰收年


    ▽社员在麦田里除燕麦,作收割前的准备


    ▽七十年代的农村


    ▽社员在场面用机器脱粒小麦,很危险的农活,稍不注意很容易绞指头甚至胳膊的

    ▽运输农产品

    ▽70年代的小学生

    ▽70年代的小学生



         当时的学费并不贵,小学半学期是5毛钱,但是由于农民太贫困了,很多家长到小孩上完小学或初中就不让上了,回村劳动,挣工分,所以当时失学的人也是不少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农村,几乎村村都设有小学,一是为了孩子就近上学,同时也方便家长上工干活。小学生都在自己村子里的学校上学,成群结队,无论年龄大小,从来没有家长接送。学校的硬件设施很简陋,可那时也不觉得艰苦。


    我的家离大队比较近,小学和初中都在大队学校念的。1974年至1976年上初中的教室也非常简陋,桌子的面板是水泥板,水泥板用两个土坯砌起来的土墩子顶起来就是个书桌。水泥板冬天特别的凉,很多孩子的手都冻了。


      音乐课唱的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学习雷锋好榜样、我爱北京天安门等。


    ▽小学生放学回家帮助父母劳动


    ▽小学生放学后给家里放牛、拾粪


      我们上学还有农忙假,应该是收小麦的时候七月份。学校老师很多都是农民,那时称民办教师,他们也有地,得回家收割。于是全校放一个星期的假,老师让我们回家多帮爸妈的忙,多干点活。

    ▽社员在栽树


    ▽农村的土房子


      我的村里,在农村改革开放前农民居住的房子基本上是土房,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看见过土房子,土房子就是农民没有钱买砖,把泥土用模具做成砖的形状晒干,建成房子,经过雨淋和潮湿,屋内屋外都看不到砖的模样,成为土墙,房顶不是瓦,是用麦秸秆和泥土抹上去的,这种房子阴暗潮湿,安全性极差,遇到下雪下雨极容易垮塌。屋里面的地面不是砖,更不是水泥地面,就是和外面一样的土面,很多农民的窗户没有玻璃,就是用塑料布或破布遮挡。由于长年失修,房子四面透风,到了冬天,屋里也非常的冷。

    ▽70年代人民公社的放映员


    ▽社员们一年可看到2-3场免费电影


    ▽社员们在担粪、拾粪、掏粪、拉粪


    ▽农村的铁匠铺


      80年之前出生的人应该对铁匠铺的记忆都会很深。那时,铁匠是老百姓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业。翻新锄头、铁锹、镢头等农活工具,或者买这些农具都会到开铁匠铺的家里去,小孩子像大人尾巴一样跟着去围观。铁匠们挣的可是辛苦钱。      


            十几岁的时候,星期天或放学后我就在本村舅舅的铁匠铺帮拉过风箱,扛过大铁锤,那可不是坐在办公室敲打电脑键盘的白领们所能体验到的。


    ▽担土打坝,修渠引水浇地


    ▽民兵在训练


    (2)农村的一些老式农具、老物件图片:


    ▽粮票


      粮票是我国从1955年到1992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城镇居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我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


    1992年,粮票被取消了,当时国家同时提高粮食的定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基本上实现了购销同价,在此基础上,各地陆续开始放开粮价、取消粮票。1955年出现的粮票,终于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社员劳动手册和劳动记工本


      劳动工分那时可真是社员的命根儿!年终除了按人口还要根据每家的工分分配口粮和余额款。那时一个工到年底大约折合两毛钱。一般一个中等男劳力,凡能拿得起田里农活犁耙的十八帮武艺,一般出工一天定为10分,有差距者定为9分、8分,能完成土里的全部农活的中等女劳力,一般定为8分,能力有差距的定为7分、6分。


    那时的学生,受到的爱国爱社教育多,年纪虽小,劳动观念可强,很小就参加集体劳动,对于他们的底分,队里则根据年龄、个子来确定,一般为3、4、5、6分不等,但每个人“底分”的获得,必须通过正常会议程序最后确定。


    社员们晚饭后是记工分的时候,也是最热闹的时候,家长里短、社会新闻等互相传播,其乐融融。


    ▽链子水车

      说起水车,很多年轻人是很陌生的。此水车并非现今城市大街上的洒水车,而是过去乡下农民从井里提水的机具。 链子水车,是农田灌溉技术革新的产物,是农业水利化的时代缩影。在那靠天吃饭的岁月,故乡的链子水车啊,维系着乡亲们对粮食丰收的期盼,寄托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光阴似箭,人生蹉跎,回首往事,故乡的“链子水车”,依然是铭刻在心挥之不去的印记!


    六七十年代,我们生产队有两台链子水车,算是比较少的。队里安排了两名社员种了个几亩大的菜园子,园子里种植的蔬菜全靠这两台水车浇灌,收获的蔬菜给社员们分的吃。


    ▽压水井和辘辘井

      压水井是一种将地下水引到地面上的一种工具,它是铸铁造,底部是一个水泥式的垒块,井头是出水口,后粗前细,尾部是和井心连在一起的压手柄,约有二三十公分长,经常使用,使其变得较为明亮,井心中是块引水皮,靠的就是这块引水皮和井心的作用力将地下水压引上来。


    过去农村老百姓就用这个辘辘挂上一盘绳索,拴上木或铁水桶把地下浅井的水取上来,供人们生活饮用。随着城市化以及自来水供水系统的大量普及,用辘辘井取水的方式已经淘汰。现在,许多地方的辘辘井的实用功能并不大,更多的是满足了人们的怀旧情结。


    ▽相框

      现在很多老人还保留着这样的相框,厚重的玻璃,沉甸甸的像是时光的积淀,黑白的、彩色的照片,是几辈人的回忆。


    ▽算盘


      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就画有一架算盘。


    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珠算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式暖壶、簸箕和竹篮

    ▽马灯和洋灯

    ▽点油灯

      马灯是生产队饲养员黑夜喂马用的照明灯。洋灯也是一种家用照明油灯,我们当地称洋灯。


    上面这三种灯结构造型不同,其原理相同,都可以使用煤油或柴油。

    ▽犁

      犁的原始耕作持续了中华农业历史上下五千年,是中华农业文明的一个典型载体。木犁用于农田或旱地的耕作,古代用畜力牵引。


    2000多年以前西汉的农具图谱便有木犁的记载。那时中国农民制造的木犁,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水平。


    木犁由一张犁铧,由犁尖、犁镜、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木犁的下端有用来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称作犁铧。木犁后端竖起弯曲的木柄可以供人手扶,掌握方向。犁地主要是用牛拉犁,骡马驴也可以。

    ▽社员在犁地   正是“天亮脚踏露水行,犁田翻地望收成”

    ▽耧车

      耧车也叫“耧犁”、“耙耧”,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西汉赵过发明三脚耧,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就是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


    ▽砘子

      砘子是播种覆土后用来镇压以利出苗的石制农具,拉砘子就是播种后用砘子把松土压实。砘子是石头做的,有两种:一种重20斤左右,和现在的举重杠铃比较相似,作用是小麦种播下后,用它来压实,起保墒的作用;另一种重30斤左右,形状是中间圆粗,两头圆细,它主要是给用犁串的沟或其他工具挑的沟里的盖上一层土的小麦种子通过滚动压实,起保墒作用。砘地时人拉着顺垄走,将耧铧翻暄的地轧实。


    砘子一组有两个轱辘的,还有三个轱辘的,我见过最多四个轱辘的。


    ▽大锄头

    ▽小锄头

      锄头是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专用于耕种、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对农民来说,锄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农用工具,不管要种哪一种农作物,都一定要先用锄头来松土、翻土,才能种植农作物。


    我国发明锄头历史悠久,最初是石锄头,汉朝后改进为铁锄头。


    ▽石磙

      石磙一般都是大青石或白石做成的,呈圆柱体,一头大,一头小,两头有磙眼。石磙是我们劳动人民祖先发明的一种脱粒农具,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打谷场上经常见到的一种石器农具,圆柱形,两端有洞,使用时用特制的木架子套上。

    ▽木轱辘板车

    ▽老秤十六两

      旧时,多用十六两制的老秤,1959年新中国改十六两秤为十两秤,十六两秤称为老秤,十两秤称为新秤。此后新秤和老秤并用。一些特殊行到2000年时还在用,如中药铺等,目前已经改为公制克。


    老秤杆上以“星”作为斤两的标志,每颗小星代表1两,每颗大星表示1斤。那么为什么将1斤确定为16两呢?相传秤杆上每斤刻十六颗星,一是为衡量物重,二是为度量人心。其中十三颗星代表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寓意是生意南来北往,四海兴隆,另三颗星则代表生意人的福、禄、寿。出售货物克扣一两,减福,扣二两,福、禄俱损,扣三两,福、禄、寿全无。借此警告商家买卖要公平。


    如今,十六两制的老秤已成为历史,但人们购物时为防小贩短斤少两,还常常警告说“克扣斤两会短寿”,这句话,其源盖出于此。老秤真是一头言货,一头说良心,这样才符合天人合一、天地对应的理念,求得天下太平。


    十六两秤的存在,便在民间产生了“半斤八两”说法,意思是两人情况差不多。但半斤和八两差不少,怎么回事呢?因为秦朝制定的斤两是十六进位制,所以半斤和八两是相等的了,在今天看来差远了。


    ▽老家的升和斗


      升,又叫升子,呈正台形,木制,上口大,下口小,四个侧面就是四个标准的梯形,是选用质地坚硬的木料合角斗隼做成的。它上口15厘米,下口12.5厘米,高10厘米,一般可容米1.25公斤左右。


    斗和升的形状相同,但大小有別,10升为一斗,一斗即是12.5公斤左右。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社会的前进,旧量器中的斗与升,已由实用器具转变成为独特藏品,成为收藏者喜爱的杂项藏品之一。


    ▽老油坛,大家看看是不是古董?哪个油坛更值钱?


    ▽风箱


      风箱是一种能把空气(也就是“风”)送进炉膛,使得炉火旺盛的生活(或生产)工具。旧时,但凡有炉火的地方,如灶房,如铁匠铺子,如银楼,大都有风箱,只不过铁匠铺子的风箱巨大,银楼的风箱袖珍,和家用风箱的体量迥然有异罢了。

    歇后语: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针线筐和木质盘子(条盘)


      针线筐,很多老人都喜欢用来放置杂物,做针线活必不可少此物。


    木质盘子俗称条盘,以前农村红白喜事离不开它,现在一般都是不锈钢的盘子了。



    ▽老式烟斗


    ▽黄鼬(学名:Mustela sibirica)俗名黄猺、黄鼠狼


      黄鼬因为它周身棕黄或橙黄,所以动物学上称它为黄鼬,内蒙古地区俗称黄猺,主要生活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西藏、泰国等地,中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是小型的食肉动物。与很多鼬科动物一样,它们体内具有臭腺,可以排出臭气,在遇到威胁时,起到麻痹敌人的作用。主要以啮齿类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其他小型哺乳动物,民间谚语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黄鼬的皮毛适合制作水彩或油画的画笔,中国人称为狼毫。


    过去在农村黑夜黄鼬偷吃鸡的现象经常出现,人们便制作出了捕捉黄鼬的木制机械——打黄鼬匣子。


    ▽石磨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开始用人力或畜力,到了晋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用水作动力的水磨。


    石磨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的接合处都有纹理,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层面时被磨碎,形成粉末。

    我对这个磨还是记忆很深的,小时侯,生产队有一台驴拉石磨,每逢农历十一月,队里就安排社员磨小麦面,一户一天,轮的磨。每天四个小时左右大约能磨一百多斤小麦。


    ▽小石磨


    这种小石磨供家庭使用,大小不等,一般直径25–50cm,一只手即可转动。现代的小石磨做工更精制,造型更好看,京东商城和天猫有售。


    ▽石碾子


      碾子主要是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这种工具在电气化以前的中国农村很常见。但现在因为时代的快速发展已经很少用它了。


    推碾子,压黄米,蒸年糕,过大年。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蒸年糕。


    ▽风车


      风车也称扇车。主要用于风净粮食。风车上面有进粮食的漏斗,中间部分有用于带走粮食的木鼓,鼓中有几个同样是木制的叶扇,连着外面铁制的摇把。木鼓的两边,各有两个把手,用于人抬着移动。下有两个出口,前出口与后出口,出口两边有四只木脚放置于地。使用时,将要风净的粮食倒入漏斗,随机打开活门,摇动摇把,随着叶扇子哐啷哐啷的声音,籽粒饱满的粮食便由前出口而出,而那些瘪籽、半粒儿、草屑、空壳等物,则由后出口扇出。


    ▽手工做布鞋


    ▽耙


      耙是农业生产中传统的翻地农具,曾经是农家必备的农具之一。主要作用是松土、平地、打碎较大土块,过去的耙靠牲畜拉着使用,现代的耙更大、更重、更先进,且由拖拉机拉。


    ▽铡刀


      铡刀是用来铡饲草、高粱秸秆或其它需要截断的稻草等的农用具。它与农业文明一路同行,农耕历史有多悠久,铡刀的历史也就有多长。如今,铡刀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


    当年革命先烈刘胡兰就是死在敌人的铡刀之下,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二)农村改革开放后的老照片

         

      1982年,我所在的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大包干,搞包产到户,土地、车辆、牛、羊、骡马、农具都分到各家各户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而对人民公社时期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打破了农业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此,队长改叫村长了,社员变成村民了。农民视土地为命根子,各自兢兢业业经营着自己的土地。他们种地是主业,同时也开始经营一些副业,开始养羊、鸡、兔等。在我接触的乡亲中,很少有好吃懒做的人,只要有可能,他们总在千方百计地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逐步走上富裕的路,中国因此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

    ▽小孩在玩弹玻璃球和打螺距


    ▽小孩在玩斗鸡和老鹰抓小鸡


    ▽拉水


    ▽农民工


    ▽80年代开始,农村的自行车逐渐增多


    ▽夫妻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去赶集


    ▽80年代年青人时髦穿喇叭裤,小腿还比大腿粗


    ▽八、九十年代谈恋爱越来越开放


    ▽这位村民在生产队宣传画前留影


    ▽村里的高音喇叭


    ▽收割玉米、手工扒玉米


    ▽起土豆


    ▽这一家子要去集市卖自家养的羊


    ▽剪羊毛


      每年春夏之交的时侯,都要剪一次羊毛,剪下来的羊毛可捻粘子也可卖掉,同时有益于羊的消热避署。

    ▽村民家养的鸡


    ▽村民家养的猪

    ▽改革开放后,农村发展的很快,这时村民由马车改成用拖拉机拉庄稼

    ▽爆米花

      爆米花是用玉米、酥油、糖一起放进爆米花的机器里做成的一种膨化食品,味道比较甜。 取适量的玉米(或大米、小米、大豆)放入爆花锅内,并封好顶盖,再把爆米锅放在火炉上不断转动使之均匀受热后,就可爆出爆米花来。

    ▽80年代这种卖冰棍的小商贩一般县城有,在农村很少见到

    ▽农民交公粮

    ▽农民交公粮


      交公粮是中国农民很长一个时期的义务。图为80年代,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排队等着交公粮。每天都会有很多人从各个村庄赶来。此时的粮站,一番忙碌的景象。那个时代交公粮主要是抵扣农业税,基本无现金。夏粮八月份收购,秋粮十一、十二月份才开始收购,那时天气也很冷了。


    农民交完公粮赶着马车回家,这时候天也晚了,人也饿了。

    ▽农村结婚三大件:手表  自行车  缝纫机

      90年代在我的老家农村,男女结婚时女方向男方必要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


    ▽农村刚时髦黑白电视,谁家先买了村民们都来围观

    ▽改革开放,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家精耕细作,看,这一年的小麦又喜获丰收,看他俩笑的多么开心

    ▽九十年代,村民逐渐开始使用拖拉机犁地、耙地、播种,已经比较现代化了

    ▽90年代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有各式各样的计划生育标语

      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即有计划的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



    ▽杀年猪

      内蒙古地区普遍在“大雪”节气前后就杀猪,这时气温下降到零下二十多度,猪肉可自然冷冻储存。猪头猪蹄一般留在大年除夕夜煮的吃。


    ▽包饺子

      如果说饺子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一点也不夸张。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一家人自己吃,它象征团圆;用来招待客人,它表示尊贵和热情。一个外国人到中国,如果没有吃中国的饺子,那回去之后恐怕会被人笑话白去了一趟中国。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很多地区的习俗。过年的时候,全家团聚一起包饺子吃,是春节年味最浓的时候。


    ▽写春联  

      90年代前过大年写春联,以后人们逐渐富裕了,过大年就变成买春联了,自己写的很少了。

    后记

           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的进步,总会有一些东西要在风中飘逝。

           现在,每当我回到农村老家,虽然很少看到老照片上的景物了,可我看到的是更让人心喜的场面,听到的是更令人振奋的笑声。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精准扶贫的落实,让农村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广大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在变,地在变,山在变,水在变,整个村子都在变。村子里的沙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低矮的泥草房变成了亮堂的砖瓦房甚至是小楼房,没房的政府给盖了房,摇把子水井变成了自来水,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小轿车,老牛犁变成了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臭水坑变成了文化活动广场。宽带入了户,ATM进了村,好多农民家买了电脑安了宽带,手机几乎人手一部,购物上网...

           重新展示这些老照片,不仅仅是为了感怀,更是为了记住那段岁月。这样的铭记,可以帮我们读懂现在,更好地面向未来。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